魏國被秦國所滅的主要原因
魏文侯任用李悝主持魏國的變法工作和法制建設,影響了中國政治兩千年。后來的秦國獻公、孝公和商鞅變法都是以魏國為藍本的。魏文侯拜子夏為師,把儒的地位提到了從來未有的高度,達到了收取士人心的政治目的,是后世帝王尊儒籠絡知識階級的始作俑者。魏文侯在政治、經濟、文化、軍事上的策略,為后世的帝王所推崇,魏文侯的施政經驗是中華帝國的一個經典樣本。魏國經過一系列封建改革,國勢陡增,辟土四面,拓地千里,占有河西,秦退守洛水。然而,魏國不斷走下坡路,最終被秦國所滅。其主要原因有三:
其一,魏國沒有清晰的戰略目標和戰略定力。魏國開國于中原腹地,魏國的疆域形似一個馬蹄形,可劃分為兩大地理區域,兩大區域之間為韓國的疆土。也好比一根扁擔挑兩頭,兩頭重中間輕。魏國西有秦韓,南有楚,北有趙,東有齊,地處中央,易攻難守,是典型的四站之地。
韓國居于魏國腹地,韓國才是影響魏國強大的最大絆腳石,韓國不滅則魏不強。但是基于三國聯手抱團取暖的基本方略,魏文侯無法痛下決心滅韓。魏國計不出此,好不容易打下的中山國卻是孤懸于外的飛地,而秦齊兩國則對魏國構成東西夾擊之勢。魏文侯任用貪而好色但軍事才能特別突出的吳起為將,一舉連拔五座秦國的城池,從而使魏國建立了在河西之地的橋頭堡。吳起在魏國26年,與諸侯大戰七十六次,全勝六十四次,尤以陰晉之戰最為精彩。魏武侯八年(公元前389年),為奪取被魏國占領的西河地區,秦國出動50萬兵馬進攻東進道路上的重要城邑陰晉,結果吳起用激將法激勵士兵拼死作戰,戰勝了十倍于己的秦軍,成為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。可惜,魏軍攻取了河西之地,使原來強大的秦國一度岌岌可危,然而卻沒能乘勝追擊,奪取秦國的糧食基地渭河平原,為秦國的再度崛起留下了轉圜余地。魏國實力強大,如果能趁秦國還相對較弱之時,削秦滅韓,使其國土東西連成一體,霸業可期。
其二,優秀人才嚴重外流。魏國依靠李克、吳起、翟璜、樂羊、西門豹、子夏、魏成,段干木等一大批文臣武將,厲行變法,治國治軍,使魏國迅速強大,取得了輝煌的霸業。但隨著優秀人才的不斷流失,如吳起、犀首、商鞅、孫臏、范雎、張儀、信陵君,魏國自損而資敵,國勢日頹。尤其是來自魏國的商鞅、范雎、張儀成為秦國客卿,被委以重任,為秦國統一天下做出了突出貢獻。商鞅變法,富國強兵;范雎實施遠交近攻策略,確定正確的軍事戰略路線;張儀縱橫捭闔,瓦解合縱,鼓吹連橫,此三者對于秦國一統天下,居功至偉。
其三,外交政策有重大失誤。三家分晉,魏國強盛。魏國既沒有下決心滅韓削秦,也沒有很好地聯合趙國和韓國,使之成為對抗秦國東擴的堅固屏障。魏國在強大時,有時獨立行動東伐西征,四處交惡,有時聯合一方打擊一方,外交失策,沒有生死與共的盟友,也削弱了自己的軍事力量。魏國總是看不出問題的實質,還曾經與秦國結盟,成為秦的馬前卒,攻打趙韓等國,豈不知這些國家失敗越快,自己亡國愈速。有人指出,魏國的第二戰略圈,是秦齊楚三國。在魏國強大時候,打秦,擊齊,拒楚,樣樣成功。貌似魏國很風光,但是魏國衰落的時候,卻受到了這三國的打擊。特別是秦國與齊國的東西夾攻,讓魏國苦不堪言。我們再看看秦國,秦國對內線的三晉小國采取的打,對齊楚燕采取的外交忽悠,但不排除打擊。
由秦獻公開始改革,至孝公以商鞅變法,國力大增,同魏國的戰爭由失敗轉向勝利,取魏龐城、少梁、安邑、固陽,但在秦魏休戰時,秦為換取充分的時間準備東擴,將占領的部分土地歸還了魏國,后魏國因連年對外作戰,國勢漸頹,又將這些土地割給秦國以講和。至秦惠王時,秦軍已成虎狼之師,屢敗魏國,占領了全部的河西之地,而魏國在諸強國,尤其是秦國連續不斷的打擊下,地方不至千里,卒不過三十萬人。秦武王繼續東擴,秦國勢力深入中原。秦昭襄王四年,秦出兵攻取了魏國的蒲阪、晉陽、封陵,又打敗聯軍,獲取魏河東之地四百里。昭襄王末期,秦不斷伐魏,逼近處于中原要沖之地的魏國首都大梁。到嬴政接父親班的時候,魏國已被秦國打得“百姓不聊生,族類離散,流亡為臣妾,滿海內矣”。最后魏國于公元前225年被秦國將軍王賁以水淹之計攻破大梁,魏王假降,魏亡。